明式黃花梨
明式家具以簡潔著稱,而黃花梨又以色彩華麗、紋理多變著稱,明式家具不做或少做雕琢的特點正好成就了黃花梨的這個優點,并將其發揮到極致。現在市場上新生產的明式頂箱柜也多為黃花梨和香枝木制作而成。
頂箱柜是大件,可用之料難得,在選料和色彩紋理搭配上的審美效果就更不容忽視。在生產以前,每一塊料生產什么家具,用在哪里就已經有了規劃。正經的黃花梨板材現在所見的寬度最大也不過四五十厘米,頂箱柜的柜門如果能夠由獨板制成基本上就是一種奢望,一般都要拼板。拼板一定要對稱,要協調,不論色彩還是紋理都要給人和諧之感。往往為得到可以制作一件頂箱柜的板材,可能要等一年半載。
不僅僅是流傳下來的,就是現在仿做的頂箱柜也是如此,否則做工再好,這件家具也是不完美的。比如在以生產黃花梨仿古家具著稱的元亨利,對珍貴的黃花梨老料采用的是總經理負責制,每一塊黃花梨料的使用都要得到董事長楊波的親自認可方可動工。
清代興紫檀
到了清代,頂箱柜更加盛行,由于黃花梨料的減少,出現了大量的紫檀柜。俗話說“人分三六九等,木有花梨紫檀”,都是珍貴的木材,但是紫檀和黃花梨有很大的不同。一個天生華麗,另一個靜穆沉古,同是良材,各有千秋。
清代,頂箱柜在藝術表現上有很大突破,尤其是紫檀等深色材料制成的就更加突出。一般情況下深色的木材紋理不太清晰,如果用素面就顯得呆板,而清式家具在藝術表現上力求雍容華貴,因此,大量使用了雕刻和鑲嵌。在雕刻上選材非常廣泛,除了皇室傳統的龍鳳,還有山水、花鳥、八寶、明八仙、暗八仙等,在鑲嵌上也有玉石、象牙、黃楊等。
仿古還靠老工藝
在現代的仿古家具中,老工藝都已傳承了下來。古典硬木家具的價值向來就有半工半料之說,精湛的雕刻工藝自然使家具增色。在北京元亨利古典硬木家具有限公司的工匠苑,我們了解到一件雕工上乘的頂箱柜的生產周期很長,一般是由幾個工匠合作而成,要幾個月方能完成一件。也許正因為此,很多頂箱柜在完工前就已被訂購。
鑲嵌是一件工藝要求非常高也非常細致的活兒,不能用萬能膠或螺絲什么的,可以說也是榫卯的一種,所嵌之物和原材巧妙融合,渾然一體。在選擇鑲嵌的東西和工藝把握上也非常不易,風險也很大,弄不好不僅不會增色還可能貶值。判斷鑲嵌是否過關,最簡單的就是鑲嵌的牢固性,不能松動,更不能掉下來.